轉自:新華財經
新華財經上海1月16日電(記者 葛佳明) 因美國12月核心CPI超預期回落,整體通脹壓力保持平穩,市場對美國經濟預期和降息預期雙雙回暖,推動大幅走高,現貨黃金16日站上2700美元/盎司關口,為一個多月來首次,日內漲0.14%。
美國12月CPI同比增速為2.9%,符合預期,高於前值2.7%,連續3個月反彈;核心CPI同比增速3.2%,略低於預期和前值3.3%。通脹繼續放緩,提振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,利率期貨隱含的2025年美聯儲降息次數從1.2次上調至1.6次,即市場預期從僅降息1次轉變為大概率降2次,美元指數回落,黃金價格延續漲勢,紐約黃金主力期貨15日收漲1.39%,報2719.70美元/盎司,一度漲穿2720美元。
中金公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表示,從長期看當前黃金價格可能沒有明顯高估。黃金價值上升一方麵反映美元體係信譽下降。美國債務失衡是美元信譽下降的關鍵原因,央行增加購金是美元體係信譽下降的結果,因此美國債務與央行購金情況是黃金模型的關鍵長期解釋變量。
1月7日,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,2024年12月末,中國黃金儲備1913.4億美元,共7329萬盎司,連續第二個月擴大黃金儲備。
國金期貨分析稱,中國央行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持續購金,11月和12月分別增持黃金4.98噸和10.26噸。更早前,從2022年的11月開始,央行連續增持黃金18個月,一直到2024年4月,並於2024年5月暫停,2024年11月,央行又開始增持。
國金期貨認為,中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,給黃金市場帶來了巨大信心。除了中國央行,一些發展中國家央行和發達國家央行也有增持黃金的行為。央行購金的目的,主要是為了對衝國際局勢不穩定,穩定本國經濟和金融,多元化配置本國資產
因此在中性情形下,中金公司預計,因亞洲央行需補充大量黃金儲備,且特朗普上台後全球形勢複雜、美元體係信譽下降,預計央行購金速度至少保持現狀,即1000噸/年左右。美國財政赤字未來10年多增約7.5萬億美元。假設特朗普不會致通脹失控,CPI穩定在3%,則金價未來十年升至3300美元/盎司。
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分析,從中長期維度來看,黃金和美元已經呈現出“背離”特征,美元指數的走勢對金價並不構成決定性影響。在當前全球經濟多極化和逆全球化演變的過程中,美元在國際貨幣體係的主導性地位開始減弱,黃金正逐步獨立於美元體係,成為不確定性時期的定價“錨”。